第三章: The Surgical Team
天才跟庸才的差異往往是數量級的差別,但是天才與庸才的數量差距也是數量級的差距
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,就算是頂尖好手所組成的短小精幹的團隊
因為人數的關係要做到一個大型專案,所需的時間也是會遠超過由一群庸才所組成的團隊
所以專業分工的是相對重要的,而不是讓天才作全部的事情
就像以前汽車產業一個人要負責全部的汽車組件
後來有了pipeline產線的概念後,大家專注在自己的模組上,效率就提高了
但pipeline這些還是算很routine的工作,跟書中的概念還是有些差異
書中的概念我比較喜歡拿身體的器官組織來形容
身體有大腦、四肢軀幹、呼吸系統、消化系統、blabla的
大腦可以控管大部分的身體、而且是需要下達重要決策的器官
有部分則透過脊髓來輔助,像有些反射動作就是要靠脊髓來輔助大腦加快反應
就有點像裡面首席設計師、副手這樣概念
像是排泄器官可能就比較像打雜的職務,不見得是每個人都喜好的工作,但一個系統就是會需要這樣的工作
又好比社會上總是需要有人要當黑手、有人要清潔工來維持社會的運作一樣
如果讓大腦來做這些事情,就有點大材小用,或是拿機會成本來說就是十分不划算了
裡面講到有幾個職務,拜科技所賜,更嚴謹的來說是software的進步下
這些職務已經漸漸被software取代了,比如說editor 文書編輯的工作
現在早已有一堆可以co-editing的software
比如說google document, microsoft sharepoint
或是一些automation tool都幫助我們可以release這些human resource
把resource投入到更重要的地方
第四章
….To be continued XD
乾週二要讀書會了QQ bug都de不完了還要寫讀書心得…
PPT還沒弄QQ